2015年4月8日

不知道怎麼看展覽?TED教你3個藝術鑑賞入門

不知道怎麼看展覽?TED教你3個藝術鑑賞入門,讓你一秒變文青  原文
撰文者 郭慧



你發現了嗎?無論你參加哪個公司的旅行團、去哪個城市,或是多長的旅程,博物館與美術館都是行程表上一定會出現的地點。對於初到法國的旅人而言,羅浮宮是必定造訪的朝聖地;對於到英國旅遊的人而言,大英博物館也是行程表上不可或缺的存在。

然而,雖然這些博物館、美術館享負盛名,但你是否也曾對這些藝術殿堂感到無趣?看展時其實你只想著臉書打卡、紀念品和下午茶;看完展後,你還是你,作品還是作品,你們之間除了幾張合照外毫無關聯,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要來看這場展覽。

如果是的話,其實也毋須擔心,因為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你身上。有鑑於此,以下提供了幾個看展的小建議,讓你看展不無聊。

藉由不斷地觀察,所有的藝術都是當代藝術

首先,你可以先瀏覽過所有的作品,找尋吸引你的那個它;接著,聚焦在吸引你的那幾件作品上,並從各種角度來觀察。當然,你也可以先閱讀展方提供的資料,建立一些作家與作品的背景知識。

接著便是發問時間。你在觀察作品時可以問道:「這是什麼?」、「這是怎麼做的?」、「這是用什麼材料作的?」如果作品有明顯的主角,也可以進一步問道:「他想要做什麼?」或者是「他為什麼是這種表情/動作?」

藉由不斷地提問,我們可以從藝術品來了解一個時代。正因為藝術品反映了或反對了時代的某種價值,因此,藉由藝術品,我們可以更了解那個大時代。也就是說,每個藝術品都是屬於那個時代的「當代藝術」

藉由不斷地提問,每件藝術品的背後都是一段故事

再來,你可以試著了解創作者的想法。問問「為什麼他會選擇這個主題?」以及「為什麼他要用這種手法表現這個主題?」 藝術家的創作並不都是為了「賞心悅目」。雋永的作品背後必然有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,只是我們必須用一次又一次的提問找出可能的答案。

就像大都會博物館館長Thomas P. Campbell所言:「當人們和展品面對面接觸時,就像是和其他人面對面接觸。超越時空,接觸這些生命與我們截然不同,卻和我們所有人一樣,擁有希望和夢想,挫折與成就的人生。我認為這個過程能使我們更加了解自己,並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。

尋找自己內心的聲音,每次看展都是一場冒險

在討論完「作品」與「創作者」後,接著我們可以反問自己:「我為什麼會被這件作品吸引?」、「這件作品給我什麼感覺?」、「我為什麼會對這件作品有這種感覺?」藉由詢問自己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連結,藉由看展我們更了解自己。

也就是說,每次看展,都是一段冒險。藝術品凝鍊了交錯的時空,在看展的過程中,你也跟不同時空的創作者開始對話。而這段對話的過程有時候也會反映出平時不常見到的自己。乍看之下是對話,其實是一段自我追尋。

看展絕不只是行程表上的must-dos,事實上,它是一段充滿了遇見、對話與了解的穿越之旅。下次看展時,不忘了試試這些小方法,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收穫。

撰稿:郭慧

藝術有時就是自我追尋
想像自己如果是這個作者
為什麼會這樣做這個作品 ...
可以了解不同人的思維 甚至從中激發自己的思想

沒有留言: